历城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普惠金融工作扎实推进

发布日期: 2021- 03- 11 15: 43 浏览次数:

为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-2020)》的通知(国发〔2015〕74号),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鲁政发〔2017〕14号)要求,历城区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工作,主动融入济南市“新十字”发展格局和“五个济南”建设,围绕打造“四个历城”,强力推进经济领域集成改革,着力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,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模式,不断改善小微企业、农民、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金融服务,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、可得性和满意度,增强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。

多措并举为中小企业注入源头活水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,加强组织落实。定期召开普惠金融工作推进会,多次组织金融机构调研,大力倡导为企业服务的工作理念,让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;开展“金融服务街镇行”活动,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,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,显著改善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。二是稳步推进企业上市,实行全程“一对一”服务。强化培训引导,激发企业内生动力,举办“泉城路演”“政策解读”“金融讲堂”“培训沙龙”“亲商沙龙”等资本对接活动30余期,培训近300余人次,编印下发资本市场服务手册1000余册,动态管理资本市场服务信息系统,实时掌握后备企业资源,有效引导驻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,打造亲商、服务、监督“三位一体”助企服务平台,构建起政企交流“绿色通道”打造资本强区工程。三是开展历城区政银企金融服务周活动。通过政府搭台,加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,宣传和推介金融新政策、新产品、促进银企互利合作、共同发展,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,活动设置了资本市场后备培训、生产安全保险保障服务对接会、金融服务队走访活动、银企服务对接会等主题,内容涵盖后备人员培训、业务指导、普及金融知识、产品推介等方面。引导全区金融系统立足当地实际,在服务理念、工作机制等方面,不断优化服务模式,用足用好各种金融政策,全方位、广渠道、多形式加大对历城区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力全区经济发展。四是组建28支金融辅导队。历城区创新成立全市首个金融业联合会,并组建28支金融辅导队,充分发挥平台作用,通过线上视频会、电话沟通、实地一对一、每周调度等形式开展金政企对接活动,开展各类对接活动53场,协调各银行机构为473家企业发放贷款31亿元,金融辅导队辅导区内企业132家,为57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亿元。

运用“大数据+普惠金融”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满意度。一是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。搭建全国“信易贷”平台济南运营中心,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枢纽,广泛归集中小微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相关监管信息,对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实现企业多维信用数据可用,推动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,提高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智能配对准确率。二是聚焦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加快金融创新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,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模型,合理设定授信准入门槛,通过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运营中心开展广覆盖、全方位、形式多样的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对接,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。鼓励商业银行与保险、公证公司合作,探索以信用保险、贷款保证保险、赋强公证等产品为主要载体,多方参与、风险共担的经营模式,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的同时,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培训,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,降低金融服务投诉率,提高中小企业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,有效解决普惠金融落地过程中成本高、效率低、风控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
规范发展“互联网+”普惠金融。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元化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,紧密结合小微企业金融需求,创新产品、服务和商业模式,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。联合济南市互联网金融协会,加快制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,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,建立信息披露制度,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,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,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服务体系,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普惠作用创造条件。

健全激励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。一是健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考核激励机制。设置服务水平、贷款质量、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量等考评指标,降低从业人员利润指标考核权重,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权重等,提高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积极性。二是健全风险处置机制。严密防控金融风险,加强对各类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,加大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和化解力度,及时开展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专项整治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非法证券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和金融欺诈行为;创新“信易贷”违约风险处置机制,全面夯实“信易贷”平台发展基础。整顿规范金融秩序,加强金融风险舆情应对,落实维护辖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责任,筑牢金融风险“防火墙”,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。

       构筑普惠金融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。一是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力度。广泛利用电视广播、报刊、数字媒体等对低净值人群开展专项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使其掌握符合需求的金融知识,改善金融行为;广泛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乡村,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,培养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。二是培育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。针对金融案件高发领域,运用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今日头条等媒介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,重点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,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认知度和辨识度,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。
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