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十二五"济南将与周边市合力打造省会都市圈 | |||
| |||
山东省既有蓝色经济区,又有黄三角战略,非“黄”非“蓝”的济南该如何发展?在济南市公布的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中,济南市提出省会都市圈将尽快建城际铁路,实现城市间的半小时通达。 推进7市互融对接 形成“同城效应” 根据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济南市将加强与淄博、泰安、莱芜、德州、聊城、滨州等周边城市的互融对接,合力建设联系紧密、优势互补、一体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。 济南市将着力推动一体化发展,大力推进规划、产业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社会事业、市场建设一体化进程,加快实现规划建设对接和融合联动,形成“同城效应”。加强规划衔接,编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专项规划,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。 尽快建城际铁路实现半小时通达 按照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济南市将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,加快打造区域产业高地和研发基地,鼓励重点企业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区域配套能力,形成布局合理、错位发展、密切协作的区域产业体系。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,打造区域便捷交通体系,尽快开工建设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,形成以济南为中心、连接周边各市的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,实现半小时快速通达。 加快信息通信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共享 “十二五”期间,要加快信息通信一体化,建成以济南为中心、各城市互通互联的信息通信网络。推动社会事业一体化,促进区域科教文卫资源共享,加快构筑区域人才培训平台,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区域内统筹。 加强小清河、徒骇河等跨界河流水污染联合防治,加强自然保护区、重要水源涵养区、湿地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和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,提高区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。 建共同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人力资源整合 按照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今后要完善区域共同市场,推动金融机构跨地区开展业务,推动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产权交易市场,建立区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,尽快实现人力资源、技术、土地等要素市场的整合。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。深入贯彻全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,主动呼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的开发建设,努力推动区域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。全面加强与长三角、京津冀、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亚等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,积极吸引国内优势产业、技术、人才向济南集聚,增强我市经济发展活力。 相关链接 《济南都市圈规划》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对外发布。其核心内容是,通过积极的城市扩张,发挥济南对周边市乃至沿黄和中原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,形成一个以济南为中心,包括淄博、泰安、莱芜、德州、聊城、滨州等6个城市在内的都市圈。这个都市圈的总面积约5.3万平方公里,人口3219万。 | 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关闭窗口】 | |||
| |||
上一篇: 下一篇: |